棉低溫練漂的研發(fā)與應(yīng)用
東華大學(xué) 上海祺瑞紡織化工有限公司 黃茂福 錢咸芳 錢志忠 趙有芳 鄭黨懷
1, 回顧 棉纖維上含有0.4-1.2%的果膠質(zhì)、0.4-1.2%的蠟質(zhì)、1.0-1.9%的蛋白質(zhì)、0.7-1.6%的灰分及少量的色素等天然雜質(zhì),稱之為棉纖維的天然共生物。這些雜質(zhì)主要存在于棉纖維的角質(zhì)層和初生胞壁中。它們的存在使棉具有疏水性,阻礙了染料的滲透和擴散。加之紡紗時進行上漿,人為地施加了漿料、抗靜電劑和潤滑劑。在染整時必須將雜質(zhì)、漿料、油劑通過退漿、煮練、漂白三道工序予以去除,以保證棉的潤濕、滲透性和白度,為后續(xù)染色、印花、整理創(chuàng)造必要條件。 由于當(dāng)前的漿料品種很多,有淀粉、變性淀粉、丙烯酸酯、變性種子膠、海藻酸鈉、CMC、PVA等復(fù)配成上漿劑。各廠選用品種差異很大,配方不一,增加了退漿的難度。特別是PVA,即使退漿率達到95%,殘留的5%PVA仍然會導(dǎo)致染色不勻,產(chǎn)生色花。各種漿料最好的退漿劑是雙氧水。用生物酶退漿,效率高,但因有專一性,只對特定的漿料有效,對其它漿料則一無效能。 棉漂白有次氯酸鈉、雙氧水和亞氯酸鈉三種,以亞氯酸鈉漂白白度最佳,但分解物二氧化氯毒性很大、腐蝕設(shè)備嚴重。堿性次氯酸鈉漂白白度最差,且不能與煮練同浴進行。雙氧水漂白白度居中。用雙氧水漂白,可將退漿、煮練、漂白三工序合而為一。在傳統(tǒng)煮練工藝中,以燒堿作為蛋白質(zhì)、果膠、油蠟的水解劑和皂化劑,再用表面化活性劑將分解物乳化和分散而從棉纖維上去除。但這些反應(yīng)都必須在高溫下進行,同時雙氧水的漂白作用也要在95℃以上才發(fā)揮。低溫時,雙氧水分解出的有效成分很慢。因此傳統(tǒng)工藝都是在100℃,甚至135℃的高溫高壓設(shè)備中進行,練漂時間60-90 min,耗用蒸汽量很大,1噸棉針織品約需蒸汽5-6噸,占整個染整用汽量的60%左右。因此出現(xiàn)了低溫冷軋堆練漂工藝,它是棉織物浸軋高濃度燒堿、雙氧水、和表面活性劑溶液,軋